close

~『 你對別人批判的地方,總是來自於你對自己的批判之處,
也就是沒有接納自己的部分,別人的特質或行為,
只是喚起了你內在的某些恐懼或傷痛。』

耶穌在馬太福音中,講述了許多重要的真理寶訓,
其中有句為『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
你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是的,從心裡學的角度來詮釋,正是因爲你眼中的樑木,
才能看見他人的刺,人們的頭腦是多麽地愛批判,
似乎對批判上癮了,停不下來,ㄧ天下來所歷經的人事物,
都可讓我們指指點點,有眾多的不滿。

那個人好浪費水!
穿拖鞋,真沒禮貌。
這個老師教課一點吸引力都沒有,她有資格嗎?
她太邋遢了,成何體統。
你穿得好俗氣,跟我不搭。
沒有出息,人生怎麽可以過成這樣!
這人真可憐,內心好匱乏喲。

你這什麽態度,怎麽面對我這麽冷漠?
那個女人的頭髮染成那樣,太難看了!
你怎麽這麽笨!你真固執,死腦筋,怎麽說都不聽!
她脾氣很暴躁。……

其實,當我們批判這些特質時,自己身上也有,
否則我們無法看見這些你論斷的,
只是我們無法接納自己心中也有這樣的陰影,
當我們無法接納這個黑暗面的自己時,
於是我們才向外投射,成為你批評論斷的燃料。

讓我們來做個練習:
把你對其他人所評斷的種種缺失列一個清單,
一切你心中認為她令你不滿意的地方
站在鏡子面前,直視自己的眼睛,說出你的批判。
在指責時,一定要用“你”這個字眼。
當你真誠地去做,你就會有所收獲。

你或許會看到,我們批判別人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批判自己。
批判最具諷刺的地方是:基本上你批判他人的東西,
往往在潛意識裏相信自己也有,
而這必須有很深的察覺才能看見。

你對別人批判的地方,總是來自於你對自己的批判之處,
也就是沒有接納自己的部分。別人的特質或行為,
一再喚起了你內在的某些恐懼或傷痛。
你內在那些不舒服的感覺,導致你轉而想去批判別人,
因而破壞了彼此之間的關係。

當我們批判他人沒素養,可能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優越感;
但實際是為了掩飾自己沒素養的自卑,

當你批評一個人不上進,做事馬虎,
這是因對方呈現了你的陰影面,
當你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優秀,
那個你不接受的面向就會被你壓抑道意識陰影裏,
沒有機會表達,也不被允許表達。

然而,能量只是自然的存在,
存在,就必然要尋求展現和表達,
所以,意識陰影不會總是甘於處於隱性位置的,
陰影部分的能量也總是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
迂回地表達出來,才能得到紓解。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被你批判的人,
就很可能成為被你壓抑部分的代言人。
因而,你愛批判的本質並不是那個『人』,
而是自己那個壓抑的影子,那個不被接納的部份,
批判越大聲,就說明這部分積累的能量越多,
更反應出這種自我的內在抗拒。

所以與其提醒那些愛批評抱怨的人:你為何如此尖酸苛薄
不如建議他接納自己,就是去擁抱自己內在的黑暗面,
面對自己內在各種不舒服的感覺,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

當你去看見自己內在的傷痛時,
一開始,你會覺得非常痛苦,很想逃開;
但如果可以試著與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待在一起,
它就會逐漸的化解。每一次你經驗自己內在的痛苦,
它就會一點一滴的消失。

當不再恐懼看見自己的負面情緒,
越來越能夠面對它、覺知它、經驗它,與它待在一起時,
這些負面情緒就會逐漸離開,不再困擾我們。

當內在的傷痛逐漸被療癒看見,
你會發現對自己也越來越自在;
因為你再也沒有什麽需要去隱藏的了,
沒有什麽需要去閃躲的了,你就能自在,
自在是知足的底蘊,
為什麼說這麼多關於人為什麼愛批判,
因為這是我們無法知足的原因,
無法知足,生命會日漸荒蕪,當你不再抱怨,
當你不再藉由評斷別人來逃避那個你不接納的自己,
知足如此自然,ㄧ切如是,讓自己如是。

本週Niseema 的瑜伽心法Santosha (知足),
主題:知足從接納完整的自己開始

這是ㄧ堂身心雙修的課程,除了瑜伽的體位練習,
還有珍貴的瑜伽心法分享。

瑜伽引導師:Niseema
時間:7 月 4日 週二 6: 30 pm (75分)

線上預約:https://app.punchpass.net/org/1763/classes
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47號6 樓
(小巨蛋ㄧ號出口)(營業時間8:30AM ~ 8PM )
預約專線02-8712227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涅槃瑜伽學苑  的頭像
    涅槃瑜伽學苑

    涅槃瑜伽學苑

    涅槃瑜伽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