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瑜伽養生智慧分享>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兩個節氣。
“至”的意思,往往被理解為“到”。
實際上在古文中,無論夏至、冬至,
其中的“至”都是極點的意思。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
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
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
同時,夏至正午時,日晷的影子也是最短的。
夏至是一年中陽盛到極點的時刻,按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
物極必反,陽盛到極點時就必定開始衰退,
同時也就是陰開始滋生的時候,
即所謂的夏至一陰生,
從夏至開始陽消陰長,沒有絲毫的停留,
陰氣就開始從地底上升,所以夏至又稱“一陰生”。
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
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南懷瑾先生在解釋“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時說:
冬天天氣很冷,地球的表面冷,這個時候熱能向裏面收縮,
所以冬天的井水或者太湖裏頭的水,下面是暖的。
夏天呢?這個水是涼的,夏至那一天起,
陰氣慢慢從地心往上走,陰氣來了。
夏至如何養生呢?
現在市面上的餐館很多都是無辣不歡,
泰式料理菜、韓式料理 ,麻辣鍋成為最受歡迎的料理。
而火鍋、麻辣燙、泡菜也都遍地都是。
很多人覺得天熱了口味要重一點,否則沒胃口。
也有人覺得吃火鍋、辣的食物發發汗夏天才舒服。
實際上,這些都是不符合自然之道的。
依據五行的觀點,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
最好 “夏不食辛”是最好的,在道醫養生理論中,
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更要注重陰陽平衡,
所以我們重點放在心腎相交。
根據五臟、五味的相互關系,傳統中醫認為,
夏至飲食,宜苦酸鹹。
味苦之物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
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
同時多食鹹味以補心,因鹹入腎,補養腎水,
腎水上行以斂心火,不致心火過旺。
另外,夏季最需要吃的食物是薑。俗話說:“冬吃蘿蔔
夏吃薑”,“早上三片薑,勝過喝參湯”,
都是對生薑功效的經典比喻。
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欲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還可以幫助防暑。
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心旺腎衰,外熱內寒,
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尤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
日久形成脾腎陽虛,這也是現在形成大量陽虛根本原因,
陽虛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
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用。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
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
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
此外,盛夏大多數人會有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症狀,
其原因,首先是由於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
造成人體大量的水分流失,若不及時補充水分,
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因此而供血不足,故而造成頭痛。
造成頭痛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擴張。
更多的血液流向體表,
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
從而發生頭痛。有的 人因睡眠不好,脾胃虛弱、
食慾不振也會引起頭痛。
還有的人夏天愛喝冷飲,發生所謂的冷飲性頭痛。
此外,入夏後是冬病(如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等)
夏治的大好時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
以上講的是從飲食上注意養生保健,
而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調養。
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因此,夏至後重在養心,
夏日炎炎,往往容易讓人心煩意躁,心緒不寧。
“靜則神藏,躁則神亡”,養神之道貴在“靜”,
精神情志活動保持淡泊寧靜,摒除雜念,
內無所蓄,外無所逐。
中醫智慧講道 “千般難,不越三條”,
即六淫、七情、飲食勞傷,心火過旺,就會煎熬腎水。
在夏天不少人的精神似乎繃著一根弦,
這個時候即使一件小事情都會讓自己火冒三丈,
而放鬆心情能夠讓自己精神放鬆,對於安神有一定的幫助。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因此,夏至後我們要善於調節,
多靜坐,排除心中雜念,
放鬆心情對於靜心有非常好的幫助。
本學苑根據古印度傳統瑜伽療癒法則,
設計出ㄧ堂適合所有程度的練習者的課程:涅槃療癒瑜伽
讓身心在這穩定、舒適、放鬆的躺姿坐姿的動作中,
調息靜心,舒展炎炎夏日的燥熱,
這是ㄧ堂固定系列療癒動作,
由不同涅槃專業瑜伽老師所帶領的課程,
歡迎預約體驗,針對新生特別優惠三堂七百元,
只限使用ㄧ次。
每週一11:00 AM
每週三 6:30PM
每週五 11:30 AM
每週六:11:00 AM
每周日:9:30 AM
線上預約:https://app.punchpass.net/org/1763/classes
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47號6 樓
(小巨蛋ㄧ號出口)(營業時間8:30AM ~ 8PM )
預約專線02-87122272
留言列表